第十六章 四靈—— 龍、鳳、龜、麟

中國玉器之中的四靈—— 龍、鳳、龜、麟

第十六章  四靈——龍、鳳、龜、麟

一 、 玉龍

(一) 瓏與龍的象徵

     「瓏」,是用玉雕成的龍,或是雕龍紋的玉。

    「龍」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一種靈獸,民間認為是一種吉祥的象徵。龍出現在中國的史籍上不少,如易經、楚詞都提及「飛龍潛龍」的名字。雖然在當時的動物中並沒有龍的存在,但史前則有「恐龍」、「乩龍」之類。三千多年前,對於史前的龍有所追憶,「龍」逐漸成了史後的一種圖形,史學上稱為「圖騰」。

    圖騰(totem)原為印第安語,意為「他的親族」。原始人相信每個氏族都與某種動物或植物有親屬關係,這些動、植物便是氏族的圖騰——保護者和象徵。對圖騰的信仰,便是圖騰崇拜(totemism)。後來有的部落或氏族把這些動物或植物繪成圖案,作為他們氏族或部落的標記——徽。

    圖騰,在原始人類從事狩獵、採集經濟階段上,是一種集團體制,圖騰是集團的徽識,崇拜的物件,也是恐怖別族的工具。一個集團有一個集團的圖騰。中國古民族的圖騰,至為複雜。「史記」說,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時,曾經出動熊、羆、貔貅、貙、虎等猛獸助戰。史學家認「史記」上提到的這些動物,其實是當時北方一些氏族部落的圖騰。「詩經·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便明確指出商族祖先由燕子誕生,這是商族崇拜鳥圖騰的證據。到最後為一般所尊崇的便是「龍」,形成了中國數千年來崇拜龍的心理基礎。

    由圖騰社會進入氏族社會之後,龍的標識,漸漸轉移成為帝王所專用了。在氏族社會裡,注重祖先崇拜,注重血統,為了愚惑人民,不但帝王自己儘量與龍拉上關係,而且更追溯到以前的帝王,說他們與龍有血統淵源。例如:

    「竹書紀年」,是一部敘述上古三皇五帝時的故事,一述黃帝「黃帝軒轅,龍圖出河。」一述堯帝,「帝堯帝陶唐氏,毋曰慶都,赤龍感之,孕十四日而生堯生。」

    「帝王世紀」曰:有嬌氏女登,為少典妃,遊華陽,有龍首感,生炎帝。

    「玄中記」曰:伏義龍身,女媧蛇軀,舊傳女媧為伏義之妹。

    漢高祖劉邦,也說成是龍的托世,史記高祖本紀說:高祖父曰太公,毋劉媼,其先,劉媼常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曝,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除了說帝王與龍有血統關係外,更說到當代的帝王,像貌如龍,如:

    路史引春秋命曆序:神農龍身而牛頭,龍顏而大唇。

    史記高祖紀:高祖為人隆准而龍顏。

    唐書太宗紀:方四歲,有書生曰:龍鳳之姿,天日之表。

    龍就是皇帝的代表,明代小說提到皇帝,常常以龍為代號,例如說,「龍顏大悅」,簡直就把龍當做皇帝。

    清代對龍更為誇張,滿清的旗幟,索性繪上一條龍,把龍和鳳作為皇帝與皇后,此點在清代最為清楚。清宮的乾清宮(皇帝居所),無論凡墀,石刻,壁畫都是龍;坤甯宮(皇后居所),所繪的都是鳳。清代鑄造的錢幣,也繡上龍形,後人稱之「龍之銀」。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也是封建時代皇帝的專用品。皇帝自稱真龍天子,穿的是龍袍,坐的是龍座,睡的是龍床。雕龍最多的地方,是明清兩代北京的故宮了。

    故宮是一座宮殿之城,宮殿樓閣有近萬間,真是龍樓鳳闕。單是天安門城樓上就有彩繪的金龍九三二條,城樓大殿的天花板上有一千七百多條。這群龍中有飛龍、行龍、升龍、坐龍、團龍。在群龍中襯托著祥雲,各具姿態。

    在故宮最主要的三大殿中之金鑾殿(即太和殿)上,「真命天子」登極就在這個地方。「龍座」就在正中約達一米高的平臺上,六條金漆蟠龍柱分別兩側。太和殿裡的裝飾無一不龍,屋頂上如此,連龍座後的屏風也是如此。

    三大殿的保和殿后面的石階中間,斜躺著一塊世界上最大的雲龍石雕,長十六點七五米,寬三點零七米,厚近二米,重二百噸。當時從京郊房山縣把這塊巨石運往北京皇城,曾動用了二萬民伕,沿途鑾井,在寒冬時澆水地面使之結冰,利用冰上滑行的辦法,走了二十八天,才運抵京城,耗了運費十一萬兩,再由巧匠雕成雲龍,成為了稀世之寶。

    北海的九龍壁,壁前壁後各有蟠龍九條,其實所有壁上的建築,無論筒瓦,磚塊都雕龍,統計共有龍六百三十五條。又如貴州省安順市的文廟,大成殿的前廊有一對透雕的盤龍石柱,這是用整塊巨石透雕縷空而成,石頭易碎,雕琢難度極高,工藝的精湛世所罕見,這兩條蛟龍騰雲駕霧,有如從天而降。

    在山東曲阜孔廟的大成殿,由於歷朝都尊孔,及人們對這位萬世師表孔聖人的尊崇,所以大成殿的建築也確實非凡,特別是雕龍,前簷的石柱上各有兩條戲珠蟠龍,後簷和左右兩簷的十八條水磨石柱上,用淺雕手法雕成團龍。這些龍襯托著雲海波濤,躍然在石柱上。據說清乾隆皇帝來此祭祀,孔府中人趕忙用黃綢把石柱纏繞,避免引起皇帝見怪。

    總的來說,龍在古代是吉祥,喜慶和權威的象徵。帝王唯我獨尊,宮殿、廟堂、御用龍床、寶座、吉服、玉璽都飾以龍紋,可說皇室上下,龍紋無處不在。民間用器亦是如此,朝野婚嫁都以龍為飾,表示吉祥如意。

(二) 龍的典故

    有關龍的典故及諺語成語就更多。例如葉公好龍的典故,見於「新序」。內容說有個葉公子高的人特別喜愛龍,「鉤以寫龍,鑾少寫龍,屋室雕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庭,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這典故是孔子的弟子——子張因魯哀公表面好士,卻又對子張十分冷淡,一時氣憤對魯哀公道出了這個故事,以喻魯哀公的言行不對。

    又如「畫龍點睛」的典故,系出於南朝大畫家張僧繇,他一次在牆壁上畫了四條龍,人們問他為何這些龍不點睛,他說如果這些龍點了睛,就會淩空飛去,人皆不信,於是他就點給人們看,點完睛後,龍果然騰空而去,連牆也告損毀了。而畫龍點睛這個典故常被後人引用,成為不朽之詞。不過,後人引用它不是比喻飛了去,而是解作傳神或扼要。其實,古人所作之典故,用意是以之作為比喻,喻以勸世警世。以們的人作的神話寓言,已多成為今天的成語諺語了,這是很有意義,我們可永取其用,而不當有其實事。

(三) 投龍玉簡

    龍的另一個作用,是與水和雨發生了關係。古代有洪水之傳說,在洪水未氾濫前,往往先見某類動物,好像這種動物就是洪水的先鋒,這些動物,古人都稱之為「龍」,於是龍就被人認為與洪水有關係,有淵源,由恐懼而漸變為崇敬,進而把它視若神明,禮拜崇祀。龍既與洪水有關,為了退去可怕的洪水,就要有賴龍,為了解救乾旱,祈求雨澤,也要借重於龍,龍遂被認作水神雨神。

    筍子曰:「積水成淵,蛟龍生焉。」劉禹錫說:「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在水中就有龍王,龍王是個龐大家族,好像凡是有水之處,無論江、河、湖、海、淵、潭、塘,甚至井,都幾乎有龍王在那兒稱孤道寡的。

    傳說中的龍王是司水之神,除了統治水族之外,還能行雲佈雨,因而封建皇帝為求「國泰民安、五榖豐收」,對龍更要禮拜崇祀。

    用玉雕成的龍,或是雕龍文的玉,叫做「瓏」,就是被用作祈雨的禮器。古籍中對此記載頗多。禱旱之龍有兩種:

    一為「玉龍」,即「瓏」。如:說文曰「瓏,禱旱玉也,為龍交。」

    一為「土龍」。土龍之說,見於古籍也頗多。如:山海經說「應龍殺蚩尤,及誇父不得複上,故數旱。旱而作應龍之狀,乃得雨。」郭璞曰:「今之土龍本此。」

    瓏的形制,在古籍中找不到什麼記載,但傳世古玉中有雕龍紋之玉,有雕龍形之玉,應即是「瓏」。古玉圖考所錄的瓏,有的作「環」、「璜」、「玦」等形,皆是龍紋。玉雅所注錄的「龍環」、「龍佩」等,大多數也就是「瓏」。瓏的用途,除禱旱之外,小的亦可作佩飾,不僅是專為禱旱,始作龍形。

    唐代有「投龍」之制,宋元期間仍然採用,其制就是源出於「瓏」。所投龍玉簡以作祈雨之用,投龍每年不只一次,所投之數也不一定。投龍玉簡大多兩面刻文,四周刻龍文,玉簡多刻有「年年無水旱水災,歲歲有農桑之藥」兩句。

    羅叔言氏投龍之制,見於載籍者如下:

    「投龍之制,蓋沿唐制,然其儀式,史所未詳。惟唐會要卷十,載:開元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三日,敕每年春季鎮金龍王殿功德事畢答獻,投山水龍壁,出日宜差散官給驛送云云。唐代投龍事實之見載籍者,僅此而已。」

    投龍玉簡之用途,範圍比瓏為廣,不是專為禱旱之用,它還用祭祀大山川及作功德等用途,而且,瓏僅是雕龍文的玉,投龍玉簡是龍文之外,更有文字(投龍簡也有用銀或銅制的)。投龍之制,用玉簡,也可用「瓏」。

    到了後世,漸漸地把龍完全人格化,塑龍王像,而祈雨的事,便專屬諸龍王了。正因龍能行雲佈雨,神通廣大,因而歷代封建皇帝,也要設法討好它,除了禮拜崇祀,最便宜的辦法,是以王爵賜封它了。

    據「通典」載,唐玄宗在天寶十年封龍神為龍王;但是「唐會要」剛稱當時並未封王爵。宋仁宗康定二年,確曾詔封龍神為龍王。由此可以說龍神封王,是始於唐宋。

    其實「龍王」之稱早在南北朝時就已經有了。記錄下的梁武帝君臣對答「梁四公記」中,就有「蓋東海龍王第七女掌神王珠藏,小龍千歲衛護了珠」的字句足以表明。不過這只能說是尊稱,而並非封號。

    龍王的王號確實是十分多,記也記不完。唐玄宗時封「四海龍王」為廣德王、廣利王、廣潤王、廣澤王等等;宋仁宗時的封號為:淵聖廣德王,洪聖廣利王,通聖廣潤王,沖聖廣澤王,後來再加封南海龍王為洪聖廣利昭順王;到了宋徽宗時,封東海龍王為助順孕聖廣德威濟王;按「宋會要遊稿」載:徽宗大觀二年,曾封青龍神為嘉澤龍王,黃龍神為孚應龍王,白龍神為義濟龍王,黑龍神為靈澤龍王。北宋滅亡後到金元時,又有滄甯德龍王,赤安洪聖濟龍王,素清潤龍王,浣旬澤龍王等封號。

    關於龍王的數目,一般通常說的是「四海龍王」;然而梁武帝的「斷酒肉文」則說龍王有五,稱「五方龍王」;佛門的「妙法蓮花經」認為龍王有八,稱「八位龍王」;而「華嚴經」則說龍王有十,稱「十大龍王」。其實龍王哪止十位?

    「事物紀原」載:宋神宗熙寧年間,鄱陽湖的小龍顯異,有司以狀聞,詔封為順濟龍王;「清朝文獻通考」載:順治二年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雖然龍王號稱為王,但「西遊記」則有涇河龍王降雨誤期為魏徵夢中所載;孫悟空大鬧龍宮,四海龍王打恭作揖,叫苦不迭,鎮海神針讓孫悟空拿走。可見以龍為號的帝王中,海龍王是夠倒運的。

(四)  五千多年前出土的玉龍

    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長江是龍的腰帶,但人們卻未見過真正的所謂「龍」,見到的只是龍圖像而已。但,當華夏文化肇始時,我們遠古祖先心目中的「龍」,又是怎樣的呢?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歷代的博物學家。傳說和記載的古籍中並不能給人滿意的答案。直到近數十年,田野考古學的發展才帶來一些線索。

    一九五八年,陝西寶雞出土了一個細頸陶瓶,其上書有一龍一鳳。其中的龍活像一條泥鰍,頭呈方形,巨腮,有鱗紋。不要小看這尾其貎不揚的怪魚,它就是我們迄今所知最原始的「龍紋」。考古家還在甘肅武山發掘了兩個人頭龍身的陶瓶,其上的紋樣誇張地刻畫了人臉及眼睛,龍身上還畫有方格鱗紋。它們都是遠古龍紋的另一模式。上述的陶器皆屬五千多年前的仰韻文化。考古學家普遍相信,這極可能就是傳說中炎帝、黃帝時代的遺物。傳說炎帝、黃帝和其他華夏民族首領都是人首龍身(或蛇身)如:盤古氏是龍首蛇身(帝王五運歷年記),伏義是龍身(玄中記),神農是龍顏而大唇(路史引春秋命曆序),舜是龍顏重瞳,大口(孝經授神契),在這些紋樣中,也得到了證實。

    一九八二年,在山西襄汾陶寺又發掘了一個陶盆,畫有完整的龍紋,龍身無腳如鱔魚,有甲,頭上有角狀飾物,牙如梳,測定屬於距今四千五百年的龍山文化。這些龍紋一脈相承。其後商、周、春秋、戰國的蟠龍紋,看來是直接由這形制發展而成。

    仰韻和龍山文化的龍紋遺物,讓人們明白了,龍紋由一開始,便與魚和蛇的形象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古代,水是農業和人類生存的命脈,活動於水中的生物,自然帶有某種賦予生命訊息的神秘意義。龍,作為華夏族的圖騰和祖神,形象取蛇身加上魚鱗,這是一點也不奇怪的。但仰韶和龍山文化龍紋的魚形、人形頭部,又為甚麼會變成後世習見的獸形龍頭呢?

仰韶龍紋一脈相承

    近年在內蒙、遼寧一帶發掘的紅山文化遺跡,補充了我們在這方面的認識。一九七一年,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村出土了一條玉龍,是一農民從地裡挖出來的,經考證認為屬於紅山文化時期的器物,距今約五千年。這件玉龍呈黑綠色,高二十六釐米,體捲曲成「C」字形,龍頭吻部前伸,畸向上彎曲,嘴緊閉。鼻端截平,端面近橢圓形,有對稱的雙圓洞,作為鼻孔。雙眼突出呈梭形。額及顎底皆刻細密的方格網紋。頸脊起長鬣,長二十一釐米,佔龍體三分之一以上。龍體橫截面略呈橢圓形,直徑二·三至二·九釐米。龍尾內捲。龍背有對穿的單孔,孔外徑O.九五釐米,內徑O.三釐米。用繩將這件玉龍懸掛起來,龍頭和龍尾恰好處在同一水準線上,足以說明當時的工藝技術已相當高超了。這件玉龍,是用一整塊玉圓雕,細部則運用浮雕、淺雕手法。通體琢磨,光潔圓潤。龍體伸出剛勁有力,看來這玉龍明顯地吸取了馬的造型特點。

    其後,又在遼寧赤峰市巴林右旗羊場鎮出土了一件龍形玉雕,首尾銜接如環,龍身光潔無紋,但頭部奇大,頗像頭豬。

    龍作馬頭、豬頭狀,乍看可笑。但在古代農牧社會中馴化了的動物是人們生計之源,因與人發生密切關係而被尊為圖騰,亦是極尋常之事。紅山文化與仰紹文化年代相同而地域有別,相信是與炎黃部族不同而又有所聯繫的文明。彼此都有共同的文化淵源,都以龍為尊。所有的原始龍紋都有鬈曲的蛇身,這是共通的。但因保留各氏族自有的圖騰特徵,龍紋也各有特點。商周兩代玉器和青銅器上的龍紋造型,便是這種原始龍紋的發展。彼此消長、融合,衍生出蔚為大觀的各式龍族紋樣。

(五)  商、周龍紋

    甲骨文上面的文字,大都是象形字,甲骨文的「龍」字,與商代存世寶物的「玉龍」,形式十分相似。

    從有出土記錄的商代玉龍,可以知道它有如下的幾個特徵;龍身似蛇而短,有些比獸身還短,也有身長的多作璜形佩飾;龍頭有角,形如兕角(似磨菇形角);眼作目雷紋或斜方格紋;龍多作一足,作無足的也有,間有作兩足的,但極少;有些在龍背上加有戚齒紋;龍尾部大都做得削薄如小刀的形狀。

    以上所說的這種形狀的龍紋,古代稱之為「夔龍紋」,簡稱「夔紋」。夔是傳說中一種奇異動物,似龍一足。「莊子·春水」曰:「夔謂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說文解字釋「夔」說「貪獸也,一曰母猴……神魖也,如龍,一足。」後人根據了「如龍一足」這句話,便把上述的龍紋,稱之為「夔紋」。而「夔紋」實際上就是這種獨腳龍的側面圖紋,多見於商用彝器上。古玉上的夔紋也是始於商周時代。夔紋在玉器上出現的時間很長,到戰國和漢代是它的興盛時期,但時至今日,它在玉雕工藝紋飾中仍占居著一定的地位。

    古代玉器與銅器一樣,每個時期都具有一定的時代風格,不過這種風格的發展和演變並沒有絕對的年代界限,常常是後代玉器的形制帶有前代的特徵。因此我們認為商代的器物,如沒有出土的紀錄,就有可能是前一期之物或是周初之器。

    西周初期的龍紋,自然承襲了商代的紋式,也因為琱琢技術的進步,因而也漸漸地起了變化。西周的龍紋,比起商代來是細長得多,背上加戚齒紋的比較多,而齒數也比商器為多;身上紋飾也比較複雜,比起商代來更力求美觀;龍足已不一定要顯露出來;西周的龍紋,漸漸地不注意角紋,到了東周,兕角形(似磨菇形)已變得近似耳形。

(六)戰國龍紋

    戰國時代,龍的體形更長,大都成為「S」形,或「Double S」形。許多的「S」形玉佩的出現,成為了戰國龍紋的標準形器。它看起來與西周龍紋形格顯著不同,龍身長而且宛轉彎曲、流暢自然,並大都有榖紋之類雕飾;角已變化成耳形無異了。制器之精美,實乃超越前代,形制之獨特,使人一看而知是戰國時之器物。此類龍雕多稱為龍佩。雕虯龍形式的多用於雜佩、玉璜(雙龍頭璜)和成為組佩中最具特色的配件(取橫位懸掛,用在組佩最下層)。

    龍紋此時亦出現於較大形體的玉璧上,大多一圈榖紋(或乳丁紋)、另一圈雕龍紋;也有在玉璧或組佩中之玉環雕出廓龍(虎)紋。戰國末期,一種新形式的龍形環開始出現,它是首尾相啣的蟠龍環,龍身曲屈圓勁,與其他龍虎紋雕一樣,刀法險峭,頸健有力、鋒稜畢露,有獰厲欲搏之氣勢,成為戰國玉雕中一大特色。

(七)  漢代龍紋

    兩漢時期,龍受國家強大統一,經濟文化發達的影響,龍的藝術也達到了空前的高峰。如在徐州漢代畫像石中,龍的千姿百態,品樣繁多,寓意深刻,漢人在墓的門楣上雕出龍穿玉璧圖案,即飾有玉璧的門。據「三輔黃圖」所記:「璧門亦即天門」。象徵著負責導引的龍已經把墓主人的靈魂領進了九陽高照鶯歌燕舞的天堂世界。漢書中有傳翼的應龍;「周易」就記有:「時乘雲龍以禦天」。龍在漢人的心目中,如飛廉、仙鶴等靈獸一樣,同是神與人之間的媒介,是天國的使者,具有乘騎升天的靈性,而徐州黃山墓出土的雙龍,雙鳳交頸圖,還寓意著夫婦交合,子孫昌盛,也象徵有夫妻恩愛和諧,白頭到老之意。

    漢代  類似現代龍的形象於此時期開始確立,龍頭出現了獨角和雙角,與夔紋有了顯著區別。龍紋一方面向蟠龍發展,在戰國末期尚未普遍的首尾相啣的蟠龍環,在這時候已發展成一個類型,並有較多精美之品。蟠龍身曲屈圓勁,曲線有彈性,猶存戰國遺風,但雕工已趨較為穩重,紋飾圓美而流暢,不似戰國之刀法險峭,龍的動態也沒有前代那樣獰厲強勁,變為形態溫馴,與戰國龍雕的氣息不同,而屬西漢特點。此外,首尾相啣的龍形或螭形環,至漢代也發展成為龍身蜷曲長近兩圈,是為漢代的獨特形制。

    龍紋的另方面是逐漸走向四足獸的體型,漸漸地龍首開始與馬首相像,尾部亦發展似蛇尾,最後龍角也慢慢酷似馬鬃,口下開始長出髯了。

    一種與龍有關的紋飾——螭紋,於此時開始盛行,因為螭紋的流行,雕龍紋在一些形制的玉器上,就逐漸少見,許多漢代的小系璧、玉具劍飾之格、  與小件佩飾等玉器,已很少見到龍紋,其所雕的普遍是螭紋。

    東漢末年至魏晉南北朝,龍的角又由鬃形恢復了角形,為了角的美麗,形漸如鹿角了,口下不但有髯,在上唇又長出兩根長鬚了。例如東漢末年王暉墓石棺畫像的龍已長有二鬚。

(八)   隋、唐龍紋

    隋唐的龍紋,與漢末魏晉南北朝大致相同。但龍紋發展至唐代,也有它的特點。唐代龍形飽滿、粗壯頸健、長鼻長髯、爪牙鋒利、腿部比前代長、尾部更似蛇,都屬典型唐風。此時龍的形態發展到多姿多采,有作行走狀的行龍、有作飛騰裝的昇龍、從天而降的降龍、身纏奇石或柱狀物的纏龍、及蟠龍、蹲龍、坐龍等,姿態各異。鏤雕以龍墜、鑲嵌飾件、飾片為多,並以三爪龍較為常見。所雕的龍體神態生動、形體雄健、曲線圓勁,作顧盼蓄勢的龍形更為傳神,以上皆為唐代龍玉雕的特點。

(九)  宋、元龍紋

    宋代龍紋,大致與隋唐一樣,但下顎開始上翹,爪子略顯臃腫。除了有隋唐的行龍、昇龍、降龍、蟠龍之各種形態外,宋代盛行雲龍、穿花龍(又稱串花龍,在花叢中穿插的龍)。當時由於仿古之風甚盛,以龍雕為例:如雕首尾相啣的環狀玉龍,獨角披髮,虯曲宛轉,形體流暢圓潤,為仿漢代龍雕。但它無漢代時期那種勁健之風,而顯溫馴柔美,這是宋朝時代風氣使然。雕工精細、柔美及重視神態,是宋代時期的一種風格特色。此時期龍雕除了三爪、四爪(較多)外,還有為皇帝專用的五爪龍出現。

    元代龍雕,姿態雖然與唐宋時代相同,並且雲龍、穿花龍是宋元以來常用的裝飾題材,但元代龍紋出現了飄拂狀的毛髮,腿部出現有像[露筋露骨]的紋飾,雕工已不似宋代那樣柔弱、細膩,而趨回較為強勁,略顯粗豪。到元代後期,龍頭毛髮自腦後轉向前方,是典型元代晚期龍的形象。

    此外,宋元時代已部份把漢代的龍、螭的四肢改為卷草紋狀,稱為「草龍」。在明代蘇州玉雕製作中又改為方折狀,形成新的式樣。

(十)  明代龍紋

    明代龍紋,與唐宋時代相似,紋飾姿態多式多樣,而以穿花龍、團龍、龍戲珠為多。有些龍紋已圖案化,而器物上的龍形耳、龍形柄、龍首帶鉤非常之多。

     在明代朝廷的服飾上,龍五爪的稱為「五爪龍」,是皇帝服飾上所專用的玉嵌件;龍四爪、三爪的稱為「蟒」。初制時為臣者須經特賜方可在服飾上使用玉「蟒」,以後放寬至一定級別上即可使用。而龍、蟒的姿態有坐、行、昇、降。只有坐龍、坐蟒所鏤雕的玉龍首是正面,是最正式的一種,後三種的龍首都是雕作側面。

    明代中晚期,龍頭毛髮上沖,龍鬚外卷或內卷,並出現了風車狀拉線五爪或三爪、四爪龍。

(十一)  清代龍紋

    清代龍紋,與明代相比,可說沒有什麼差別,其形式也多姿多彩,龍戲珠玉雕更屬常見。而此時出現的龍頭,毛髮橫生,龍腮形如鋸齒的特徵,更為顯著。

    清代期間,龍、鳳紋更成為清皇室、皇族專用的象徵,皇帝身穿五爪龍袍。比之明代,清廷對龍紋使用的限制嚴格得多了,並且以具體的法律明文規定,官民如潛用違禁龍鳳紋者,將受到嚴厲的處罰。法律雖屬如此,但仍是禁之不了。

    民國成立後,龍紋才開禁,重返民間,並發展到姿態更為奇異的各種龍紋樣式,而大放異彩。

 

二、玉鳳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風格中,龍和鳳源遠流長地結下了不解之緣。龍鳳的結合起源於圖騰部族之間的合併。從形象上看,主要指圖騰樣式的化合。

    鳳是遠古東方稱為「東夷」部落集團的圖騰,「山海經·大荒北經」「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名曰九鳳」,又「大荒東經」也有「五采之鳥」的記載。從「左傳」所載少嗥「紀於鳥」(以鳥名為官名)列舉了許多「X鳥氏」及其具體分工(如「爽鳩氏、司寇也」、「祝鳩氏、司徒也」),可見它是一個以鳳鳥為圖騰的,組織嚴密的部落群。而且它與以龍為圖騰的華夏族是通婚的。在甲骨文裡,風字即鳳字,為飛鳥的象形。由於許多植物花卉靠風吹傳授花粉孕育生命,故飛鳥又具有神靈的意義。

    龍紋與鳳紋再一次大規模地結合,則在圖騰時代遠逝以後的商族克夏開始,商族自黃河流域東部向西出擊,佔領中原。商滅了夏,該是改變夏的龍族徽號,可是在王室重器上,卻沒有以鳳紋取代龍紋,而是在與強大的諸夏文化的融合中,鳳成了龍的伴侶。鳳珮在商代已開始漸漸興起了。

    以髮型來說,在以鳥為圖騰部落中的髮式是不分男女的,全都把頭髮分向兩邊「或梳辮」,象徵鳥的雙翼,向前梳代表鳥啄,向後攏則代表鳥尾。清朝時代令漢族男子也一律辮,清代官員頂戴花翎,都像是一種長尾巴鳥的尾毛。原來滿族人的祖先,是以長尾的的鵲鳥為其圖騰的。

    鳳是一種什麼鳥?從象形的甲骨文「鳳」字看,在鳥的頭上有很高的冠羽,身上有複雜的紋飾,顯示出鳳是一種美麗的鳥。根據「說文」的解釋:「鳳,神鳥也。天老曰:鳳之象也,鴻前麐後,蛇頸魚尾,鸛顙鴛思,龍文虎背,燕鴿雞啄,五色備舉。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崑侖,飲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風穴。見則天下大安寧。」

    商代玉器上的一些紋飾,有與甲骨文「鳳」字輪廓相近的,稱為「鳳紋」。商代鳳紋珮普遍的形狀,頭上有美麗的冠羽,啄如雞啄,眼睛多為目雷紋或雙圈紋,普遍有蹲踞之態,紋飾大都很精。商代珮玉中還喜歡作璜形,在璜形紋飾中,與人形紋及獸面紋一樣,鳥紋珮尤其是鳥紋珮也很普遍,而且璜形紋飾中琱琢都很精美。鳳紋雕得最精的,除了璜形器之外,便是那些盤曲形的鳳紋了。

    戰國時代,璜形的鳳紋珮,體形上已僅是近似璜,有些又近似「W」形;一端是鳳頭,一端是龍首的稱為「龍鳳紋」玉珮也普遍出現了。而所有這些戰國時器大都琱琢得十分精美。

    漢代以後,這些鳳紋或龍鳳紋,已逐漸失掉了前代時期的古拙味道了。漢至唐宋間,趨向圖案化味道的多,而不是寫實的鳳紋。到了元明清時代又回復到寫實的鳳紋了。

    清代期間,龍鳳紋樣卻成為了清朝皇室皇族專用的象徵。皇帝穿五爪龍袍,皇后戴鳳冠霞帔。並以法律明文規定:公、侯以下至平民百姓,如有「潛用違禁龍鳳紋者」,要受到「官民各杖一百,徒三年」的嚴厲處罰。

    可是從中國封建社會的歷朝遺留下來的文物看,對龍鳳的寓意內容,曾經是多種多樣的,並沒有像清代那樣具體的嚴格限制,尤其是在封建社會的初期,就更是如此。古人曾把孔子比做鳳,把老子比做龍。把諸葛亮喻為「臥龍」、龐統為「鳳雛」。民間還廣泛流傳著龍與鳳的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龍鳳紋和傳說故事深入民心,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

    戰國時期的長沙楚墓出土的「入物夔鳳帛畫」,是目前在繪畫中發現的飛龍鳳舞的最早合璧形式。以後,龍和鳳在漢代四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及四靈(龍、鳳、龜、麟)等實用紋樣的形態中進一步演化,到封建社會後期,終於形成舞動四肢的五爪大龍和振翼飛翔的五花彩鳳。清代亡後,龍鳳紋樣又紛紛離宮而出,返落民間,並構成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龍鳳圖樣系統。

 

三、玉龜

    中國古代中,龜是長壽的象徵,被列為「四靈」之一。道家提到靈芝時說:「千歲燕,千歲蝙蝠,千歲龜,萬歲蟾蜍,山中見小人,皆肉芝類也。」說龜為千歲,自然把它代表長壽。古代曾以龜殼作為貨幣。商代時期,用龜殼占卜之法盛行,它已受到人們的注重和喜愛。

    禇少孫補龜策傳說:「記曰:能得名龜者,財物歸之,家必大富。」這說明古代也把龜代表財富的象徵,視為吉祥之物。因而用玉制龜做佩飾之用,數量也不少。玉龜大多雕龜殼作為佩飾的,其大小不過一二寸,也有專佩龜之腹甲的。

    以龜形作為紋飾圖案,在新石器時代已經發現了,如河南陝縣廟底溝出土仰韶式陶器中,有一件陶壺的破片,就有龜紋的圖形。商代的甲骨文也多刻於龜板中。在殷墟中也出土過一些玉龜或石龜,所雕制的都很肖真,如有作伸頭作爬行狀,其他姿態不一。

    雕玉龜的同時也有玉鼈,因兩者同為介屬,外形很相似。但龜甲是由鱗片合成,表面略有隆起的線紋,較為堅硬。雕制玉龜時,是在背上琢出一個個像方格般的線紋,以示龜的特徵;鼈的背甲之外的邊緣,附有特厚的硬皮,成為肉裙,與龜明顯不同。雕鼈紋時,背部素身而不琢花紋,但把沿邊的肉裙部位,琢出一些短短的線紋,以示為  。玉器中以龜飾為多,以鼈為飾的少。

    以龜為佩飾,在漢代後較為少見。漢以後作龜,多用於鎮紙或陳設,製品已大,不作佩帶之用。但漢代印章,龜鈕的很多。漢代丞相、列侯、將軍等所用的金印,印鈕都是龜形;俸祿二千石以上的大官,所用銀印,印鈕也是龜形;官印中的銅印,其為龜鈕的非常普遍;私印中有許多的玉印都鏤雕龜鈕。其不論官私之印,均以龜鈕為尚,此取譬龜長壽、富貴之義,而官貴爵高者,更是將印塗金自顯。鼻鈕原為系 帶之用,自殷已然,至漢代更為盛行。

    崇龜之風,從漢後歷代至元初,歷久不衰,仍然盛行。唐代規定,五品以上的大官,墓前的石碑可用龜趺,就是龜馱石碑;五品以下的官,墓前石碑的碑基,不以 成龜形。可知古代如何尊崇龜之風氣,視龜為高貴而神聖的形象。

 

四、玉麟

    麒麟在古代被視為一種神獸,列入龍、鳳、龜、麟四靈中的一種瑞獸。傳說在孔子降生的前夕,孔家出現了一頭麒麟,口吐玉書,玉書寫著「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水精」可解為「水德」,可指「五行之德」。「素王」則指具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之人。此話意即是宣告,將降世的嬰兒是位受命於天而德行昭著的聖人。

    這故事最早見於十六國時前秦方士王嘉的「拾遺記」中。雖屬偽託,但麒麟在古代確是關乎家族繁衍的美好象徵。「詩經·周南」中一篇名「麟之趾」,透過對麒麟的「趾」(腳蹄上的趾)、「定」(額頭)和「角」的詠歎,歌頌周家族的仁厚,稱讚其子孫多賢。在中國古代的觀念中,麒麟的腳不踐生草,不踏生蟲,不履險地,象徵人性的明智與善良;牠有寬廣的額角,象徵仁厚與聰慧;麟有一雙(也有認為一角)肉角,象徵有武而不用……儒家所說的禮、義、孝、信、勇、知可歸結為一個「仁」字,「仁」的概念畢竟較抽象,麒麟便是「仁」的具體化身。而「聖」人的誕生來自上天的意旨,也是祖先積德的結果。用麒麟這種仁獸宣佈孔子的降生便是很自然的事。而「麟吐玉書」的故事也常被後人繪成圖案,玉書有掛在麟角上,或置於足下的。

    麒麟雖是神物,因為是「仁」的化身,其神性也較平易近人。漢代畫像石就有羽人戲麒麟的紋飾,麒麟不但與人玩耍,造型也頗有孩子氣。後世又有把可愛的孩子稱作「麒麟兒」的習俗。據「陳書」記載,徐陵的母親藏氏夢見五色雲化為鳳凰落在左肩,以後便生下他。徐陵幼年早慧,被稱為「天上石麒麟」。這故事是如此美好,連後來唐代大詩人杜甫也作了一首「徐卿二子歌」:「君不見徐卿二子生絕奇,感應吉夢相追隨,孔子釋氏親抱送,並是天上麒麟兒……」寫的便是這典故。傳說佛祖釋迦牟尼是由天神抱送給其父淨飯王的。杜甫說孩子由釋、孔親抱送。不過,這兩位聖祖都是男性,在舊時代,傳宗接代到底是女性的責任,於是在後世,「送子天王」便逐漸變成「送子觀音」或「送子娘娘」。出現了抱子的女神騎著麒麟,身後有鳳凰相隨,四周還有許多萱草紋的圖紋。萱草亦稱「金針草」,古人相信它能「宜男」,佈置在圖案中,自然是祈求早生貴子了。這些觀念和願望,孕育到明末清初,便出現「麒麟送子」的圖案了。

    而麒麟究竟是什麼獸,牠的形體怎樣?古人對牠的說法並不一致。在古籍中麒麟的描述也很多。如:

    王充論衡進瑞篇:武帝之時,西巡狩得白麟,一角而五趾。

    初學記卷二九引孝經古契:如麕,頭上有角,其末有肉,羊頭。

    左傳正義引京房易傳:麕身,狼額,馬蹄,牛尾。

    說苑辨物篇:麕身,一角,圜頂,牛尾。

    明史卷三二六阿丹國傳裡,記有:「麒麟,前足高九尺,後六尺,頸長丈六尺,有二短角,牛尾,鹿身。」

    韓愈「韓昌黎文集」之「進學解」中說:「角者,吾知其為牛……惟麟也,不可知。」

    從古人想像中,說法較為相同的,麒麟大約是像鹿身和牛尾。在存世實物中也有些雕刻滿身魚麟紋,如北京故宮博物院內現存之一對銅麒麟,就是遍體魚鱗紋。

    玉雕與石雕源出一脈,漢代玉雕已有玉制麒麟,漢代玉刻對後代廣有流傳,魏晉南北朝主要向石刻發展,一為陵墓,一為宗教雕塑。六朝陵墓的定制,墓前大多數是石獸,相對而立。其左邊的石獸有雙角,名「麒麟」;右邊的有獨角,稱為「天祿」。這些巨大石獸,造型生動,氣魄宏偉,一般都昂首天際,好像邁步欲行,姿態雄壯,非常有力,這些傑出的創造,反映出雕刻家巨大的氣魄和精湛的藝術。現存之南朝石刻,仍有不少,其中以梁蕭宏(梁武帝之弟)墓(近南京麒麟門)前石麒麟可為代表作,即具有甚高之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