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期玉器概況

第四章  春秋、戰國

  春秋時代

    春秋戰國時期,玉被看得更為貴重,觀於孔子答子貢之間,與史傳所記朝聘盟會之標,有關獻玉和納玉等事,記載綦詳,可想玉是更為人所珍視。

    尤其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社會經濟空前發展,學術文化如繁花競放,呈現了燦爛的局面,玉雕在創作思潮、構思、設計、藝術與技巧等方面都有重大的進步,從而出現了斬新的面貌,創造出無數精雕細琢、刀法遒勁俐落、形象生動傳神而具有高度藝術造詣的新型玉器,在中國古代玉器的發展史上佔有極特殊的重要地位。

    春秋戰國期間,鐵器已廣泛使用,從而改進了鉈具的硬度,促進了琢玉技術的進步,並已普遍使用了高硬度的解玉砂(金剛砂)。因為工具又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從玉的開片、定型、做花到磨光已很有層次,技法顯得較商周時更細緻和複雜,規格也較嚴整而得體。

    春秋、戰國時的玉器類型雖大致相同,但紋飾與雕琢技法卻有較大的差異。從春秋出土的玉器中可以知道,春秋早期與西周晚期玉器沒有什麼分別,到春秋中晚期玉器的製作才有明顯的改變。此時出現了以很薄的素面玉片鏤雕成對的剪厚紙皮式的龍、虎、動物形飾片,邊稜陡直,形態生動,別具一格。璧、環的內緣、外緣喜用髮絲細線雕紋絲紋,器身多雕淺浮雕的突起卷渦,喜作多種雲紋。此時已從一面坡斜陰線變為隱起面手法,由平面轉向隱起,君來柔潤豐滿,由簡向繁的趨向發展,成為春秋時代的風格。

    春秋時代所出現的極薄素面玉片,狀如剪厚紙皮般的動物形玉片,是一種形式較特別的鑲嵌飾;出土品也有雕圖案花紋的長方形玉片,近四角處亦有小孔,也是鑲嵌飾。其中有一些長形窄腰的,腰間雕有像腰帶突出的環狀紋飾。到戰國時代,此等玉片飾較春秋時厚些,紋飾也不同,而喜雕穀紋、渦紋。

    嵌飾於劍的玉,古稱「玉具劍」,始於春秋。漢書匈奴傳:「單于朝,天子賜以玉具劍。」古稱鑲在劍柄頂端的稱「首」;在柄與劍身之間的稱「鐔」或「格」;縛在劍鞘上有鼻可供佩戴的稱「」或「衛」;在劍鞘下端的稱「珌」或「標」。這四種鑲嵌在劍上的玉具劍飾,盛行於春秋至兩漢。

    玉帶鉤時代最早者,是春秋戰國時器,青銅帶鉤多次出土於春秋墓中,目前有出土記錄的玉帶鉤是戰國早期器,戰國玉帶鉤數量不少。帶鉤,是一曲形長身之器,是掛在腰帶上的鉤,或用作束衣用的。它一端曲首作鉤形,玉帶鉤有素身的,有作獸首的;也有成兩器鉤合之形,即一物上有鉤,另一物有圓孔,用以受鉤,大都是橢圓形成一圓玉環作受鉤之用。玉帶鉤大的長達:十多公分,小的在四公分以下。大的數量較少。大的除了有玉制或青銅制外,尚有銅鉤而鑲玉的了。大帶鉤也作為馬鞍上的飾物。從出土中有些玉帶鉤所放的位置,推斷也有作為衣襟用的掛鉤。玉帶鉤盛行於春秋末期至南北朝,隋唐時代已不再出現,至北宋末期出現仿古之風時,玉帶鉤又成為仿古玉器中最常見的品種而延至明、清仍然盛行。

    葬玉在商,西周初的時期只不過「以生者之心為死者慮」,還沒有把玉看成近乎神秘的東西。後來漸漸把玉由敬重而進入神秘的境地,最後竟認為玉乃「天地之精」、「陽精之至純」,演成死人用玉葬屍體不朽、活人吃玉能長生不老(漢及後代)的觀念。這些觀念大約就在春秋戰國形成的。而種種理論的概括完成,亦當在這一時期。這也是後世玉器歷久不衰的理論根據和精神支柱。

    在春秋墓中開始出現了雕琢簡單的薄玉片,擺放在墓主五官位置,或將玉片放在胸前與四周,這是專供殮葬用的玉器。縫在面衣幎目上的不同形式的玉片,構成人面上的五官,用玉石雕出眉眼口鼻形來,一方面用意可顯出五官,也合乎用玉斂屍可以不朽的信念。而縫在放在胸前的紡織品上的玉片,就是後世玉甲(玉衣)的皺形。另外在戰國時還出現了七竅玉塞,以後再發展為竅玉塞,如晉葛洪抱椰樸說:「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不朽。」

二   戰國時代

    戰國時代,和闐玉大量輸入中原。早在西周第九代王朝的周穆王(西元前九四七—前九二八年)西行巡狩,登昆侖山時也讚許:「惟天下良山,寶玉之所在。」說明瞭新疆玉早已經與中原有了緊密的聯繫。而中國玉產於各地的,以新疆玉質最佳。史記·李斯列傳之「李斯諫逐客書」載,秦丞相李斯上書秦始皇說:「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傳說隨國的隨珠)和(和氏璧)之寶……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這些話已說明當時秦國不產軟玉,而軟玉皆來自地屬新疆的昆侖山。史記中的「蘇厲給趙惠文王書」說:「代馬胡犬不東下,昆侖之玉不出,此三寶者亦非王有已。」在「山海經,西山經」裡也說到西北出玉,當泛指新疆一帶。從上述說明,早在春秋戰國至秦統一六國時,新疆軟玉已從昆侖山北麗和闐諸地源源不斷輸向中原。

    由於和闐玉大量輸入中原,戰國時的儒家總結了從殷商已使用和闐玉的經驗,為了適應統治階層寶愛玉的心態,為了深入宣揚儒家的學說,便以其學說中的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等傳統觀念比附在和闐玉中的各種物理性能的特點,隨著「玉與石所異惟德耳」、「君子比德於玉」,當時以玉比作君子,數玉有十德(禮記聘義)、九德(管子水池篇)、五德(說文)。荀子·法行篇說:「溫潤而澤」指的是玉質溫潤而光澤;「栗而理」指玉有紋理;「堅剛而不屈」指玉質很堅硬;「廉而不劌」指玉質很純淨;「折而不撓」指玉有韌性。又荀子曰:「天子禦珽,諸侯禦茶,大夫服笏,禮也。」用這些象徵政治道德品質,賦以哲學思想而道德化,以玉器之形制,賦以道家陰陽思想而宗教化,用「六瑞」之尺度賦以爵位等級而政治化,用「六器」表示禮天地四方的禮儀化。這等許多的儒家經典學說此時大量應時而生。而「六瑞」涉及五等封爵,「六器」涉及五行方色,可能是戰國時期儒家加以理想化、系統化的粉飾之效果。至今在先秦的考古發掘中,尚未發現有這麼多的品種和顏色。

    戰國時期的「六瑞」、「六器」製作此時更為完備,從出土中的玉器有琮、璜、璧、環、瑗、鐲、玦、觿、笄、管、韘、帶鉤、劍飾及各種類型的玉佩為最常見。此時期新出現的種類有玉璽和禮器用的玉冊。這時候立體圓雕的玉器較少,大多是片狀平面體,以隨身佩戴的玉佩最為流行,其中以玉璧和龍形佩飾最多。戰國的虎頭璜和虎形佩很有特色,雕工極精而負有盛名。玉佩以片狀浮雕的龍、鳳、虎、螭、龜、鄨、蟬等最常見。

    戰國圖案花紋常用的有,多種式樣的雲紋、渦紋、回紋、穀紋、薄紋、乳丁紋、圓圈、圓點、斜格、方格、直線、三角紋、鱗紋、絞絲紋、弦紋、帶紋、水波紋。雕琢以陰線刻最多,喜用隱起、平凸、鏤空等多種技法,並在玉器的邊緣上加陰紋或陽紋邊線,邊緣上也常雕成平面、斜面、打窪、圓稜、絞絲紋等不同線腳。戰國的乳丁紋璧開始有格子,但不甚明顯,到漢代的格子便很明顯了,格子多由三種不同方向的直線,交叉而成的六角形格子,每格中有一乳丁紋。另有由兩種不同方向的直線或曲線,交叉而成的格子,在每格裡也有一乳丁紋。

    戰國時代玉器的線刻與商周時代很大不同。商周玉器線條古樸中較延婉纏綿,戰國線條婉轉自然而又迺勁俐落,器形流暢而富變化,刀法險峭而鋒芒畢露,構思精巧大膽,手法新穎潑辣,形象準確生動,豪快俏麗兼而有之的風格,極具工藝技巧之美。

    戰國玉雕善於綜合一些動物的局部特徵,組成較精巧的圖形。它雖然仍繼承商周傳統的技法,也有以變龍、變鳳等神秘色彩的動物作輪廓,也仍重視頭部的表現,尤其重視對最主要部位如眼、口、齒、爪的刻劃。但它改變了商周時代的「臣」字目,而攝取了各種禽獸的某些特徵加以改變過來,創作出富有現實生活氣息的眼形,從而把商周的動物形圖案化的束縛中逐漸解脫出來,而雕成目光敏銳,牙、爪鋒利等特徵,充分表現了各種動物的性格與本能。在當時已有寫實趨向的繪畫藝術的影響下,創造出獨樹一幟的新風格。

    戰國時期,諸侯勢力強大,已達到禮崩樂壞的境地,各國的玉雕藝術的風格有所不同,在佩玉方面出現了不少新的組合和新形式,玉佩的系列非常複雜化,士大夫佩有一系列的玉佩飾。在「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的思潮下,一串玉佩有多達十幾種器形,如系璧、小環、佩璜、觿、珩、璜、衛牙、琚、瑀、玤珠等器物,加以納間之珠、管之尖,一串玉佩的玉器數量很多,佩在身上,走起路來鏗鏘有聲,正如說文玉部:「珩,佩上玉也,所以節行止也。」此時君子之佩玉,以為行止之節。在玉佩的串組合中,以河南洛陽金村戰國墓出土的金鏈佩飾中之雙舞人玉佩最著名,在此時期才開始出現的鏤雕舞人玉佩,是一種很特出的美妙藝術佳品,舞姿婀娜,衣帶飄舉,充分表現出長袖善舞,活潑多姿的神韻,令人喜愛。

    殷墟婦好墓中出土的玉圭,都不是禮器所用的圭,而是武器或工具之類的玉器。到戰國時期,玉圭和玉璋已興盛。「周禮考工記」中所載的不同種類的玉圭,如大圭、鎮圭、桓圭、信圭、躬圭等,迄今都尚未在有出土紀錄文物中發現和弄清楚,尚需考古學家今後的研究和考證。事實上圭在出土和傳世品中都較罕見。此時期出土的玉圭,僅在洛陽春秋墓中和河南輝縣戰國墓的祭坑中,發現少量素面無紋飾的玉圭。而在侯馬東周盟誓遺址中發掘的圭,有玉制和石制,其形制不規整而僅具其形,沒有固定的形狀,可能是用玉璞切割而成的各種不同的器物,造工奇差,十分殘缺,是盟誓時用的僅具形式的器物,不是「六瑞」禮器所用之圭。

    在春秋禮器中的玉璧和玉璜都較少,但戰國時卻大量出現。榖紋璧在春秋時代已有,至戰國時最為盛行,戰國璧也喜雕渦紋、雲紋或乳丁紋。璧的廓外,有時增加了龍、螭或鳥、獸類的鏤雕,以雕工精緻,形態優美而著稱。戰國此時的雕榖紋和穿孔已利用金屬薄璧管鑽,因而所雕榖紋也表現得十分圓潤,而玉器表面的磨光技術也較前代提高,可以磨出了玻璃光澤。

    玉璜在戰國時期,製作數量大增,玉璜有大小兩種,大玉璜多作禮儀之用,最著名的有一種大型虎頭璜,雕工精緻,圖案典雅優美,造型流暢華麗,為王室重器,是傳世戰國玉器中享有重名的佳品。器形小的玉璜此時數量很多,它用於組佩的上層或中層者最多,都是在兩端及中央有孔,以便下懸三行垂飾所用,大多兩端雕龍或獸首,中雕龍紋、榖紋、雲紋或絞絲紋。戰國出土了一件非常著名的異形大玉璜,被譽為「玉器冠冕」,屬魏國王室之物,出土於河南輝縣固圍村一號墓的兩個祭祀坑中,兩坑出土共一百零五件玉器,大玉璜是其中之一。它由七塊玉質溫潤光澤的和闐美玉雕制,再加兩個鎏金銅獸頭組成,呈橫弧形,雕工細膩精巧,形體設計新穎,曲線勻稀、飽滿圓潤,堪稱精美絕倫。

    系璧,是一種佩飾用的小璧,出土的系璧,以戰國時代的為多。它的尺寸花紋沒有限制,大都以璧形為多,或在廓外,加上雕龍、獸、鳥類為飾;也有作橢圓形或矩形的系璧。以單獨佩戴為多,也有作為其他佩飾器的「墜」,或作一串組佩種的夾間之用。

    玉環,在戰國時代數量增多,玉環除有片狀片,此時還增加了斷面成八角形、菱形的素面玉環,也有斷面成橢圓形雕全器的絞絲紋環,新出現的品種還有形制突出的雕首尾相啣的龍、螭形環,龍身曲屈圓勁,龍形獰厲欲搏的強勁動態,充分表現出戰國器形流暢而富變化,刀法險峭而鋒芒畢露,這等潑辣,豪快俏麗兼而有之的風格,與漢代繼承之龍形環,所雕之龍形溫馴可狎,紋飾圓美而趨於工穩的、勻整的風格顯著不同。此外,直徑在五公分以內的小型玉環此時期十分盛行,此等小玉環在出土器中也發現許多有鏤雕出廓的龍、虎、獸、鳥類的紋飾。小玉環也多在組佩中作配件之用。環之為用,除倆飾外,也有關一些符節用途的。廣韻說:「逐臣待命於境,賜環則返,賜玦則絕。」大戴禮玉度記說:「大臣俟放於郊,三年,得環乃返,得玦乃去。」古代流行玉環,它的用途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玉玦,其形如環而有一缺口,考古學家從出土的位置和情形研究,已認為它是一種耳飾;玉玦也作為腰間佩飾之用,白虎通曰:「君子能決斷則佩玦」;玉玦也可作為符節之物用,如廣韻所說的「賜玦則絕」,表示待命於境的官員仍留原處,不要回來,因「玦」與「訣別」之「訣」同音也。史記範增欲殺沛公劉邦,數次以手「循玦」示項羽,意即請羽下決心殺之。東觀漢記明帝詔曰:「馮魴以忠孝,出入八年,數進忠言正諫,賜以玉玦。」可知玦是有「決」的意義。春秋戰國以來,隨著佩戴的玉飾大為盛行,加以此時厚葬之風大盛,因此這時期出土的玉玦也不少,並且玦多在墓主的耳畔,也說明是耳飾。此時的玉玦其雕琢的紋飾也多式多樣,因而也同樣被人喜愛。

    玉聯環,璧、環、瑗都屬環狀物,將之剖為二、三或四塊,每塊的兩端都打孔,合起來便是「聯環」,聯環在新石器時代已有出土,可能作玩賞之用。但在此時已有人拿來作合併、分離,作取信之用,略有符節之意。

    玉連環,是由兩個環或數個環相連,彼此可以活動,而不可以分離,由一玉琢成,工藝的難度很大。戰國此時已能把一塊整玉開成連環,可見工藝已十分進步。共上工藝難度最大、雕工最精,又最具代表作的,是湖北隨縣戰國曾侯乙墓出土的三百多件玉器中之一的玉多節佩。它用五塊白玉,分別雕成夔龍,夔鳳和其它形象,分為五組共:十六節,均由活環套接,其中四個活環由金屬榫插接成,可以拆開;八個玉活環鏤空而成,不能拆開,裝配可連接成一串長達四十八點五公分的大型練飾,並可解成五組玉佩,插榫後可成一器,或展開或折合均可。此戰國早期之器,其工藝水準之高,堪稱絕世的無價之寶。

    玉連環在戰國時較盛行,齊策說:「秦始皇遺君王後玉連環,曰:[齊多知,而解此環者否?]君王後引椎破之,謝秦使曰:[謹以解矣。]始皇壯其志,不敢謀齊。」可知戰國時代,玉連環已相當流行了。